
This website is best viewed in Google Chrome.
在台灣若去參加親戚或家人朋友的婚禮,一到晚上的辦桌,最前面有時候會有個華麗的舞台,搭配著電音歌曲、卡拉OK、舞蹈表演,讓人目不轉睛,好不熱鬧。沒錯!這是台灣很著名的電子花車。
大約三百年前,迎神或慶典中會製作一個閣子,請人們在閣棚下演奏樂器或戲曲表演,再由人抬著或置於車上遊行表演。從傳統的人力、牛車抬行到現在用貨車移動表演、甚至直接在定點表演;從樂曲戲劇表演到現在的台語電音舞曲,轉變成了獨特的台灣文化之一─電子花車。
除了婚禮辦桌,在鄉下寺廟旁也能看到電子花車,不過通常是戲曲表演比較多。另外每當媽祖或神明壽辰、祭祀時,電子花車就會隨著遊行隊伍出巡。特別的是,在喪禮上有時也會看到電子花車,但所演奏的則是喪禮上的曲目以悼念往生者。因此電子花車的用途及種類已經越來越廣泛,平時的娛樂、酬神、婚禮、尾牙、喪禮都可以看到它的蹤影。對台灣人來說,電子花車已是戶外表演中炒熱氣氛,不可或缺的選擇了。
其實電子花車的前身並沒有像現在這麼的花俏,舞台很簡單,另外再加上一些裝飾和背景圖案而已。現在的舞台則是越來越大,裝飾也更為華麗,多了很多彩繪、反射光線的玻璃磚,此外還會在台上放置旋轉的水晶燈,燈光更是絢爛奪目,配合音樂和舞者歌者表演,讓人有視覺、聽覺的雙重享受。為了能方便到處表演和快速提供表演場地,業者直接把貨車改裝成舞台,這些電子花車平時外觀和一般貨車沒什麼不同,但車身緩緩打開、搖身一變後,裡面就是一個絢麗舞台,宛如電影「變形金剛」一樣,令人嘖嘖稱奇,也不得不佩服台灣人的創新能力。
電子花車已經是一種藝術的表現,在觀賞表演的同時,別忘了去欣賞這舞台所呈現出來的藝術效果。每一台光彩奪目的電子花車都那麼地使人驚艷,而它們的演變結果,也為台灣電子花車文化注入了新生命。

電子花車